龍眼葉為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龍眼DimocarpuslonganLour.,以葉入藥,全年可采。龍眼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龍眼葉的功效與作用的資料,僅供參考。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圖說》。
【拼音名】LónɡYǎnYè
【英文名】LonganLeaf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DimocarpuslonganLour.的葉或嫩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mocarpuslonganLour.[Euphorialongan(Lour.)Steud.]
采收和儲藏:老葉全年均可采收,嫩芽早春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龍眼常綠喬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偶數羽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15-30cm,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mm;葉片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有時稍鈍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無毛。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mm,兩面均被黃褐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絲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狀,不開裂,直徑1.2-2.5cm,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以福建、臺灣最盛,廣東次之,多栽培于堤岸和園圃,廣東、廣西南部及云南亦見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
【化學成份】葉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鞣酸(tannicacid),無羈萜(friedlin),表無羈萜醇(cpi-friedelanol),16-三十一烷醇(16-hen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其β-D-葡萄糖甙(stigmasteryl-β-D-glucoside)。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發表清熱;解毒;燥濕。主感冒發熱;瘧疾;疔瘡;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
2.《本草求原》:洗疔、痔、疳瘡、爛腳。
【摘錄】《中華本草》
簡介
【來源】為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龍眼DimocarpuslonganLour.,以葉入藥,全年可采。
【性味歸經】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解表利濕。用于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感冒,腸炎;外用治陰囊濕疹。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葉或嫩芽。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學名DimocarpuslongganaLour
英名longan
別名桂圓、益智、羊眼(云南方言)科屬無患子科(Sapindaceae)龍眼屬(Dimocarpus)
品種石硤、大烏圓、福眼、儲良、廣眼、紐扣
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后、產后身體虛弱等癥。現代醫學實踐證明,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霜凍地區為合適。在龍眼的品種中,以肉大核小的“儲良”為最佳,也最好賣,比其他品種價格相對高一點。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藥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
葉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無羈萜醇、16-卅一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性味
甘淡、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香甜,性溫。“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平。“
功用主治
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
②《本草求原》:“洗疔、痔、疳瘡、爛腳。“
選方
①防治流感,感冒:龍眼葉三至五錢,煎水代茶飲。(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瘧疾:龍眼葉七葉,芝麻一酒盞。清水二杯,煎-杯,在瘧疾發作前二小時內服。(《泉州本草》)
③治孕婦胎動腹痛:龍眼葉十多葉,生米一盞,食鹽少許。煎湯,內服。(《泉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