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長小白疙瘩可能與瞼腺炎、結膜結石、霰粒腫、脂肪粒或病毒性角膜炎等因素有關,可通過熱敷、藥物或手術等方式處理。
瞼腺炎俗稱麥粒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眼瞼邊緣出現紅腫硬結,伴隨壓痛和膿點形成。早期可用40℃溫熱毛巾每日敷眼3次,每次10分鐘。若化膿需眼科切開排膿,避免自行擠壓。
結膜上皮細胞堆積形成的黃白色顆粒,常見于慢性結膜炎患者。異物感明顯時需表面麻醉后用注射器針頭剔除,術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感染。日常需避免揉眼,隱形眼鏡佩戴者應加強清潔。
瞼板腺開口阻塞導致的無痛性囊腫,觸診可及綠豆大小硬結。小囊腫可通過超短波理療促進吸收,直徑超過3mm需手術刮除。術后需涂抹紅霉素眼膏,復發患者建議檢查血脂水平。
皮脂腺分泌旺盛時角質層堆積形成,好發于眼周皮膚??蛇x用維A酸乳膏局部點涂,頑固性顆粒需二氧化碳激光氣化。日常需選用無油護膚品,卸妝時避免過度摩擦。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角膜病變,可見樹枝狀潰瘍灶。需聯合使用更昔洛韋滴眼液和干擾素凝膠,嚴重者口服阿昔洛韋。患病期間需隔離毛巾等個人用品,紫外線強烈時佩戴墨鏡。
建議每日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用眼每小時休息5分鐘,做眼球轉動訓練。出現持續紅腫、視力下降或分泌物增多時,應及時至眼科進行裂隙燈檢查。隱形眼鏡使用者需每月更換護理液,游泳時佩戴防水護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