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方在國外留學,同租一套房,有兩個洗手間。星期一早上,小李醒來感覺頭暈,忙測體溫,三十七度六。他心頭一緊,“莫不是感染新冠了?”他趕緊拿出抗原試劑盒,自我測試,十五分鐘后,兩根紅線,果然中招了。
他先給大學教授發郵件,再給打工的小店經理發信息,一一請假。然后,他告訴室友小方,做好防護、戴好口罩,自己用樓下的洗手間。之后他給留學國家的新冠處救治熱線打電話,電話那頭護士安慰他別慌張,對癥治療,購買泰諾或者布洛芬退燒,然后大量飲水,居家隔離。他用手機網購了退燒藥和兩箱礦泉水,吃飯點外賣。
風景
他感覺溫度越來越高,最高時達到了三十九度。三天后溫度降下來了,他的喉嚨開始疼痛。翻箱倒柜,找到了兩盒從國內帶去的中成藥,銀黃膠囊。吃了兩天,喉嚨基本不痛了。這時,他給熱線打電話,護士告訴他不用再測抗原,感染后再測不準確,各種癥狀消失兩天后就可以出門了。
除了拿外賣餐食和上洗手間,小李在房間里待了一周。
又是星期一,小李照常去上學,晚上回家后碰到小方。小方說,“上周五晚上我也發燒了,白天我還去上課的,一個老教授沒戴口罩給我講題。”小李問,“您今天咋還去學校?不怕傳染給別人嗎?”小方嬉笑著說,“我去看看那個老教授被我傳染沒有?”小李無語。
上面的例子中,兩人感染新冠后,不同的處理方式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自律是多么重要。
房間
沒有人監督的狀況下,小李按照標準流程來操作,約束自己,遵循居家隔離政策。而小方沒有居家隔離,完全自我放飛的狀態,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危險和困擾。
自律是什么?它是一項道德原則,它并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只是根據個人的善良意志,按道德規律而行事。它是一種人格力量,沒有自律,一切規定和紀律都會形同虛設。它是一種素質,這里主要指思想方面的素質,素質的高低,不以人的地位來劃分,也不以地域來區分。它是一種自省,每個人自我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檢視其中的錯誤。
親愛的朋友,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