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痛可通過多飲水、熱敷緩解癥狀,細菌感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療。尿急尿痛通常由飲水不足、憋尿習慣、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結石等原因引起。
每日飲水量低于1500毫升可能導致尿液濃縮,刺激尿道黏膜產生灼痛感。建議增加白開水、淡綠茶攝入至2000毫升以上,分次少量飲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膀胱負擔。
長時間憋尿使膀胱過度充盈,可能損傷逼尿肌功能并引發疼痛。建立定時排尿習慣,每2小時如廁一次。工作時可設置手機提醒,排尿時保持放松體位。
細菌性尿道炎占尿路感染的75%,可能與衛生習慣不良、性生活頻繁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熱、尿液渾濁等癥狀。除抗生素治療外,可飲用蔓越莓汁抑制細菌黏附。
男性患者需考慮前列腺病變,可能與久坐、飲酒等因素有關,常伴隨會陰部脹痛、尿后滴瀝等癥狀。溫水坐浴每日2次可緩解盆底肌痙攣,配合服用坦索羅辛改善排尿。
結晶沉積可能刺激膀胱黏膜,與高草酸飲食、代謝異常等因素相關。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5mm以下結石可通過跳躍運動輔助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
每日攝入西瓜、黃瓜等利尿食物有助于沖刷尿道,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飲食。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控制力,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血尿需泌尿科就診。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性生活后及時排尿減少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