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出現惡臭味可通過更換衛生用品、加強局部清潔、調整飲食結構等方式改善。這種情況可能與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分泌物異味、外陰瘙癢等癥狀。
1、更換衛生用品:使用透氣性差的衛生巾或長時間未更換可能滋生細菌。選擇棉質表層的衛生巾,每2-3小時更換一次,夜間可改用月經杯減少密閉時間。
2、局部清潔護理: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1-2次,避免使用堿性洗液破壞酸堿平衡。如伴有瘙癢,可短期使用復方黃柏液涂劑外敷,穿純棉透氣內褲并高溫消毒。
3、調整飲食結構:經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鍋、燒烤等。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鮮棗增強免疫力。
4、藥物治療感染:細菌性陰道炎可選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軟膏局部用藥;滴蟲性陰道炎需口服替硝唑片聯合配偶同治。用藥期間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5、排查其他疾病:盆腔炎可能伴隨下腹墜痛發熱,需超聲檢查確診;宮頸癌篩查異常時需行HPV檢測。反復發作需檢查血糖排除糖尿病影響。
經期保持每天30分鐘快走或瑜伽等溫和運動,避免游泳、騎自行車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的活動。飲食注意減少精制糖攝入,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比例,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短期補充乳鐵蛋白調節菌群平衡。癥狀持續超過3個月經周期或伴隨發熱腹痛時需婦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