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長口腔潰瘍可通過保持口腔衛生、調節飲食結構、補充維生素、緩解精神壓力、局部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口腔潰瘍反復發作可能與創傷刺激、營養缺乏、免疫異常、激素變化、遺傳傾向等因素有關。
1、口腔護理:
使用軟毛牙刷避免黏膜損傷,飯后用生理鹽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清潔口腔。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創面,刷牙時避開潰瘍部位。長期佩戴義齒者需定期調整邊緣銳利處。
2、飲食調整:
增加菠菜、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每日攝入不少于300g新鮮果蔬。減少燒烤、薯片等堅硬粗糙食物攝入,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乳制品和全谷物有助于黏膜修復。
3、營養補充:
血清檢測顯示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時需口服復合維生素。鋅元素缺乏者可食用牡蠣、南瓜子,必要時服用葡萄糖酸鋅。鐵蛋白水平低下者應增加紅肉、動物肝臟攝入。
4、壓力管理:
長期焦慮會降低唾液分泌量,建議通過正念冥想、有氧運動調節自主神經功能。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皮質醇水平升高時可采用腹式呼吸法緩解。
5、藥物干預:
急性期可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軟膏或氨來呫諾貼片促進愈合,疼痛明顯者使用利多卡因凝膠。反復發作超過每月1次需排查白塞病,必要時口服沙利度胺調節免疫。
每日進行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維持IgA分泌水平。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每周攝入三文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持續2周未愈或伴隨發熱、淋巴結腫大需口腔科就診,排除扁平苔蘚等器質性疾病。經期女性潰瘍發作時可短期補充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