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胃鏡檢查的疼痛感因人而異,多數患者僅出現輕微不適,可通過心理準備、檢查配合、麻醉方式選擇、操作技巧優化、術后護理等方式緩解。檢查不適感與咽喉敏感度、胃部炎癥程度、操作者熟練度、患者緊張程度、麻醉效果等因素相關。
1、咽喉敏感度:部分人群咽喉反射較敏感,進鏡時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反應。檢查前4小時需嚴格禁食,通過含服利多卡因膠漿進行表面麻醉可降低敏感度。檢查時配合吞咽動作有助于鏡體順利通過。
2、胃部炎癥狀態:存在活動性胃炎或潰瘍時,胃黏膜充血腫脹更易接觸鏡身。慢性胃炎患者可選擇無痛胃鏡,急性發作期建議先藥物治療再檢查。檢查過程中充氣擴張可能產生脹痛,緩慢深呼吸可緩解。
3、操作者技術因素:經驗豐富的醫師平均檢查時間約3-5分鐘,減少鏡身在胃內反復轉動。采用細徑胃鏡直徑<9mm或經鼻胃鏡能降低不適感,兒童及敏感人群適用。
4、心理緊張程度:焦慮情緒會放大不適感知,檢查前觀看操作視頻了解流程可減輕恐懼。音樂療法配合腹式呼吸訓練能使肌肉放松,必要時可短暫中斷操作調整狀態。
5、麻醉方式選擇:普通胃鏡采用咽部局麻,無痛胃鏡使用丙泊酚靜脈麻醉。心肺功能正常者推薦無痛方案,麻醉蘇醒后需觀察2小時。鎮靜狀態下檢查能避免痛苦記憶形成。
檢查后2小時內禁食禁水,24小時內避免辛辣刺激飲食。選擇米粥、爛面條等溫涼流質食物,避免咖啡因飲料刺激胃黏膜。出現持續胸痛或嘔血需立即就醫,日常可練習腹式呼吸為復查做準備。定期胃鏡檢查對早期胃癌篩查具有不可替代價值,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3年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