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電解質紊亂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補充口服補液鹽、監測尿量及體重、糾正基礎疾病、靜脈補液等方式治療。孕婦電解質紊亂通常由妊娠劇吐、飲食攝入不足、高溫出汗過多、腹瀉或腎臟疾病等原因引起。
增加含鉀豐富的香蕉、橙子、菠菜,鈉可通過淡鹽水或低鈉鹽補充,鎂元素可攝入堅果、全谷物。少食多餐減輕妊娠嘔吐,避免高糖飲料加重脫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出汗多時適量飲用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選擇孕婦專用口服補液鹽Ⅲ,每包兌水250ml分次飲用,每日補充2-3包。補液鹽含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等成分,能快速調節滲透壓。嘔吐嚴重者可嘗試冰鎮后小口啜飲,必要時使用維生素B6緩解孕吐。
記錄24小時尿量維持在1000ml以上,晨起空腹體重波動不超過0.5kg。觀察是否出現肌無力、心悸等低鉀癥狀,或水腫、頭痛等高鈉表現。每周檢測血電解質水平,尿酮體陽性需警惕酸中毒。
妊娠劇吐可能與HCG水平升高、精神緊張有關,表現為頻繁嘔吐伴體重下降。需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胃腸炎等疾病。腎臟疾病患者可能出現水腫或尿量異常,需監測肌酐和尿蛋白指標。
嚴重脫水時采用乳酸林格液靜脈輸注,低鉀血癥靜脈補鉀濃度不超過0.3%。代謝性堿中毒可用精氨酸糾正,鎂缺乏需靜脈補充硫酸鎂。子癇前期患者需控制輸液速度,避免肺水腫。
孕婦每日應保證瘦肉、魚類等優質蛋白攝入,避免長時間站立預防體位性低血壓。輕度活動如孕婦瑜伽促進血液循環,睡眠時抬高下肢減輕水腫。腌制食品、咖啡因需限制攝入,出現意識模糊或抽搐立即急診處理。定期產檢時主動匯報異常癥狀,夏季避免在高溫環境久留,室內保持適宜溫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