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首劑量加倍?
“首劑量加倍”是指首次服某種藥時,用藥量要加倍。但首劑量加倍后,后續劑量應按照常規劑量使用,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藥物在停止使用后,血液中的藥物濃度會慢慢降低,直到沒有藥效,因此停藥一段時間后,如果需要再次服這種藥時,仍需要首劑量加倍。
為什么要首劑量加倍?
任何藥物都要達到一定的血藥濃度才能發揮藥效。例如:抗菌藥物,為使藥物迅速達到穩態血藥濃度,通常第一次給予患者常用量的加倍量(又稱負荷劑量),目的是在病菌繁殖初期,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迅速達到有效值,起到殺菌、抑菌作用。如果首劑不加倍,不能迅速達到有效濃度,會給病菌的快速繁殖留下時間,延誤疾病治療。
哪些藥物需要首劑量加倍?
大多數藥物在采取正常的給藥方式時,就能獲得滿意的藥物濃度與療效,因而無需“首劑量加倍”。
有些治療窗比較窄的藥物,“首劑量加倍”可能會由于用藥劑量過大而達到中毒劑量。(名詞:治療窗):藥物濃度太低不產生治療效應,濃度太高則產生難以耐受的毒性。在這兩個濃度之間限定一個合理治療區域,該濃度區域常稱為“治療窗”,或稱為治療范圍。
通常一些需要在短時間內達到有效濃度的藥物可以采取首劑加倍的給藥方式。如:
一、抗生素
1.磺胺類的抗菌藥,如復方新諾明、磺胺對甲氧嘧啶片等;
2.阿奇霉素分散片或阿奇霉素注射液,一般用于治療特定的感染時;
3.四環素類的米諾環素和多西環素(強力霉素),必要時首劑加倍;
4.替硝唑,用來治療腹腔感染、肺炎、牙周感染等各種厭氧菌感染性疾病時;
5.廣譜抗真菌藥氟康唑,治療念珠菌性口咽炎或食管炎、隱球菌性腦膜炎以及嚴重深部念珠菌感染時。
二、抗瘧藥
口服抗瘧藥氯喹治療瘧疾時,為迅速控制癥狀,必須加快血液中藥物濃度的上升速度,以便及時抑制紅細胞內的瘧原蟲,也需要首劑加倍。
三、止瀉藥
如:地衣芽孢桿菌(整腸生)、蒙脫石散劑(治療急性腹瀉時)、嗜酸性乳桿菌(樂托爾)、鹽酸洛哌丁醇(易蒙停)、碳酸鋰(在治療急性菌痢時)都需要首劑加倍。
溫馨提示
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僅跟選擇正確的藥物有關,也要重視正確的使用方法。療效重要,安全性也十分重要,指導患者重視醫囑和藥師的用藥建議,正確看待首劑量加倍,以期達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