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處方藥中的復方制劑,都是選擇作用彼此增強、相互抵銷或減少不良反應的原則配伍組成。現代治療很少使用單一藥物、、幾乎都是少則2~3種,多則6~7種同時應用,難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如近幾年來,許多抗過敏藥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與咪唑類抗真菌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霉素等)并用后發生嚴重的心臟毒性,少數人甚至致死。為此,要求生產廠家在說明中盡把"相互作用"嚴格注明,中藥更強調"忌口",這實際上是藥物與食物間的相互作用。消費者在用藥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
各種原料藥物不是粉末,就是液體或半固體,有的還帶有苦味或異臭,有的藥物進入人體后作用時間太短,為了治療需要和方便使用,把原料藥制成各種不同性狀的制劑,在藥劑學上稱為"劑型",如打針用的注射劑,口服的片劑、膠囊劑,吸入用的噴霧劑,五官用的滴眼劑、滴鼻劑,外用的軟膏劑、乳膏劑(霜劑)、貼膜劑等等。
在片劑、膠囊劑中又發展出控釋劑或緩釋劑,腸溶片或腸溶膠囊。最后還有用于腔道的栓劑、灌腸劑等。
作為非處方藥,注射劑是不能入選的,它要求一定的技術和條件方可使用,否則易發生問題。口服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等,一定要用適量水送服,不要干吞,否則粘附在食道壁上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刺激。噴霧劑使用時一定按說明書要求放準位置,手壓噴霧鈕與吸氣應同步,否則藥物多落在口腔而達不到治療效果。腸溶片劑、腸溶膠囊,控釋(緩釋)片劑或膠囊劑,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否則會失去原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