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解熱口服液能和小柴胡顆粒一起吃嗎
小柴胡湯
【組成】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姜、大棗。
【江湖地位】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主治病癥之多、適用病種之廣、配伍功效之妙,備受歷代醫家推崇,為和解劑之祖方。
小柴胡湯能疏風退熱,疏肝解郁,是一個和解方,現在來理解,就是可以增強免疫力的方子。古代有一副有名的對聯寫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傷寒當用小柴胡”,可見,小柴胡湯治療外感發熱等傷寒病的功勞。
來歷趣聞
用柴胡治雙胞胎,大的用大柴胡,小的用小柴胡
相傳漢代,南陽地區的一戶人家,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大的取名大大,小的取名小小。一日,兄弟倆同時發燒,請名醫張仲景醫治。張仲景診斷后認為,兄弟倆的癥狀相同,但病因不完全一樣。根據兄弟倆的不同病因,分別給小兄弟倆各開了一張處方。這兩張處方的相同之處是,都以柴胡為君藥,并且都有黃芩、半夏、生姜、大棗,不同的是,大大的處方中加了大黃、枳實,小小的處方中加了人參、甘草。
張仲景為做區分,分別在大大的處方上寫了個大字,在小小的處方上寫了個小字。張仲景的方子果然很靈驗,第二天,大大和小小的病都痊愈了。后來這兩張方子張仲景屢用屢效。
張仲景晚年在編寫《傷寒雜病論》時,決定將這兩個方子都收入書時,考慮到這兩個方子都以柴胡為君藥,都有黃芩、半夏、生姜、大棗,只有其余味藥不同,都該命名為柴胡湯,但如何區別呢?想到一張是大大用過,一張是小小用過的,因此,把大大用過的命名為大柴胡湯,把小小用過的命名為小柴胡湯。
小柴胡,吃法不一樣,藥效有差別
雖同樣都是小柴胡的藥方,但是劑型不同,藥效也是有區別的。
宋代傷寒大家朱肱在南陽行醫時,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診治,尋按脈證以后,他說這是“小柴胡湯證”,進服三劑可愈。因小柴胡湯在宋代已經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沒有寫具處方。但當天深夜,病家來人說,服藥后病未見輕,倒增加了腹滿的癥狀。他再次前往視診,察驗前次所服用的藥,一問,原來病家吃的是“小柴胡散”。
他當即指出:湯劑和散劑效用是不同的,湯劑能通過經絡快速取效,可在此時用散,則藥滯于膈上,故有胃滿的癥狀。他便親自操作煎小柴胡湯,二劑之后病人痊愈。
曾暢銷日本,可吃出亂子了
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順天堂將小柴胡湯,制成了小柴胡湯顆粒制劑,同時,日本有位叫有地滋的漢方醫教授,說小柴胡顆粒治肝炎、肝硬化“非常安全,長期服用也沒有問題”。再加上廠家大力宣傳,小柴胡湯還能治各種急性熱性病、感冒、肺炎、慢性胃腸障礙等等,人們不論是否對癥,僅僅依據西醫診斷病名就紛紛爭服小柴胡湯。一時間,小柴胡湯成了百寶丹,津村順天堂也發了財。
可是,事情出現了轉折。到了90年代,日本因濫用小柴胡顆粒導致“間質性肺炎”的報道頻頻出現。5年間出現188例間質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結果津村順天堂1997年破產,2000年津村順天堂社長津村昭被判刑3年。
從爭相服用到懼怕服用,不是因小柴胡湯有副作用,而是對小柴胡湯缺乏認識,違反了中醫辨證論治原則。無論經典名方還是神藥仙丹,都不可隨便服用。
治感冒最管用
越是應用范圍廣的方劑,就越不可濫用
小柴胡湯是和解少陽的代表方劑。中醫認為少陽病是半表半里證,意思就是病邪在表里之間,因為和正氣相搏,因此常常出現寒熱往來,也就是忽冷忽熱的癥狀。
感冒發熱的情況時,小柴胡湯可以退熱。柴胡善退熱解郁,黃芩能鎮靜除煩,又可以發揮疏肝理氣,用來退燒,和解表里。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時吃,也會有效,半夏、生姜和胃止嘔,解表散寒;又有人參、甘草、大棗補正氣,能將剛剛感受到的寒邪散出去。
另外,小柴胡有解表、疏肝利膽、調理脾胃的作用,患腸胃型感冒,有感冒癥狀,又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時,也特別適合。但要注意,小柴胡湯適合體虛之人,比如常常感冒的人,平時體質強壯的人感冒時,癥狀往往較重,這種情況不適宜用小柴胡湯。另外,如果用小柴胡湯后,感冒癥狀反而加重,要停藥,并請中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