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片使用需注意劑量調整、藥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藥、不良反應監測、定期復查五項核心事項。
甲狀腺片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初始治療通常從低劑量開始,每4-6周根據TSH水平逐步增加。過量服用可能導致心悸、多汗等甲亢癥狀,劑量不足則無法有效糾正甲減。老年患者及心臟病患者更需謹慎增量,避免誘發心律失常。
含鋁/鈣/鐵的制劑可能降低甲狀腺片吸收率,需間隔4小時服用。利福平、苯妥英鈉等肝酶誘導劑會加速甲狀腺素代謝,需增加劑量。與華法林合用時可能增強抗凝效果,需密切監測INR值。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甲狀腺素可能影響血糖控制。
孕婦需維持TSH在妊娠特異性參考范圍內,劑量通常較孕前增加30%-50%。哺乳期婦女分泌到乳汁中的甲狀腺素極少,不影響嬰兒甲狀腺功能。兒童用藥需按體重計算劑量,青春期前每年需評估骨齡發育情況。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暫時性脫發、頭痛、失眠等,多出現在用藥初期。心悸、體重明顯下降、震顫等提示藥物過量,需及時就醫調整劑量。長期過量可能增加骨質疏松、心房顫動風險,尤其絕經后女性需定期骨密度檢測。
用藥初期每6-8周檢測TSH水平,穩定后每6-12個月復查。術后甲減患者需終身隨訪,每年檢查甲狀腺超聲。合并冠心病者需同時監測心電圖,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季節變化可能影響藥物需求,冬季常需微調劑量。
甲狀腺片服用建議早餐前30分鐘空腹用水送服,避免與豆制品、高纖維食物同服影響吸收。日常可適當增加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但避免過量碘攝入干擾治療。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甲減相關代謝異常,運動前后注意監測心率變化。出現持續疲勞、畏寒、便秘等甲減癥狀復發或心慌、手抖等甲亢癥狀時需及時就診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