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可通過阿卡波糖、瑞格列奈、格列美脲等藥物治療,通常由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飲食結構失衡、運動不足、肥胖等因素引起。
阿卡波糖屬于α-糖苷酶抑制劑,通過延緩碳水化合物在小腸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該藥物需隨第一口主食咀嚼服用,常見不良反應為腹脹、排氣增多。適用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的糖尿病患者,對空腹血糖影響較小。
瑞格列奈是短效胰島素促泌劑,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快速釋放胰島素控制餐后血糖。該藥需餐前15分鐘服用,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可能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需注意用藥與進餐時間的配合。
格列美脲為中長效磺脲類藥物,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餐后高血糖。每日1次早餐前服用,作用可持續(xù)24小時。需警惕遲發(fā)性低血糖風險,老年患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二甲雙胍雖主要降低空腹血糖,但通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可間接控制餐后血糖。該藥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建議隨餐服用。與胰島素促泌劑聯(lián)用時可增強降糖效果,需注意監(jiān)測血糖避免低血糖發(fā)生。
利拉魯肽等GLP-1受體激動劑通過延緩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餐后血糖。需皮下注射給藥,常見副作用為惡心、嘔吐。具有減重效果,適合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控制餐后血糖需綜合管理,建議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如燕麥、藜麥,采用清蒸、涼拌等烹飪方式,餐后30分鐘進行快走、太極拳等運動,定期監(jiān)測指尖血糖并記錄飲食運動情況。若聯(lián)合用藥仍無法達標,需考慮胰島素強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