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可通過解熱鎮痛藥、抗組胺藥、鎮咳祛痰藥、抗生素、抗病毒藥等方式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免疫力下降、環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解熱鎮痛藥:病毒感染常伴隨發熱、頭痛等癥狀。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藥物能緩解不適,適用于體溫超過38.5℃或明顯疼痛時。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揮作用,需注意避免空腹服用。
2、抗組胺藥:過敏因素導致的鼻塞、流涕可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這類藥物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輕黏膜水腫,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建議夜間服用。合并過敏性鼻炎時需連續使用1-2周。
3、鎮咳祛痰藥:干咳癥狀適用右美沙芬抑制咳嗽中樞,痰液黏稠時可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分解黏液蛋白。中樞性鎮咳藥禁用于痰多者,祛痰藥需配合每日2000ml飲水以稀釋分泌物。
4、抗生素:細菌性感染表現為膿涕、黃痰、持續高熱,需經醫生判斷后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阿奇霉素。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耐藥性,療程通常5-7天,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
5、抗病毒藥:流感病毒檢測陽性早期可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普通感冒病毒無需特異抗病毒治療。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需在發病48小時內使用,能縮短病程1-2天,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頭暈。
每日保證1500-2000ml溫水攝入,選擇百合粥、雪梨羹等潤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室內濕度50%-60%,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快走、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胸痛等癥狀需及時就醫,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建議早期進行血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