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患者視物時主要表現為視力模糊、對比敏感度下降、色彩辨識度降低。典型癥狀包括視物朦朧、眩光敏感、復視或單眼多視現象,嚴重者可能出現視物變形或色覺異常。
1、視物模糊:晶狀體混濁導致光線散射,患者常描述視物如隔毛玻璃,遠近物體均難以清晰辨認。早期可能僅表現為夜間視力下降,隨病情進展白天視力亦受影響。閱讀或看電視時需調高亮度,但強光下反而因眩光加重不適感。
2、眩光敏感:混濁晶狀體使光線發生不規則折射,面對車燈、陽光等強光源時出現光暈現象。部分患者夜間駕駛困難,路燈周圍可見放射狀光帶,嚴重者甚至因眩光完全喪失夜間行動能力。
3、色彩辨識障礙:晶狀體變黃褐色改變光線波長透過率,患者難以區分藍色與紫色等冷色調。白色物體可能呈現黃色調,整體視界如同添加褐色濾鏡,美術工作者常最先察覺色覺異常。
4、復視現象:晶狀體不均勻混濁導致光線折射異常,單眼即可出現多個重疊影像。與斜視引起的雙眼復視不同,遮蓋健眼后癥狀仍持續存在,常見于皮質性白內障患者。
5、視力波動:晶狀體吸水膨脹改變屈光度,患者可能發現老花鏡度數短期內頻繁變化。部分患者出現暫時性近視現象,原本需戴老花鏡者突然可裸眼閱讀小字,此現象被稱為第二視力。
白內障患者應避免長時間強光暴露,戶外活動佩戴防紫外線太陽鏡。飲食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維生素E的堅果以及葉黃素含量高的深綠色蔬菜。定期進行視力檢查,當矯正視力低于0.5或明顯影響生活質量時,可考慮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術后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預防感染,避免揉眼及劇烈運動,逐步恢復視覺功能適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