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大風藥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大風藥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葉青、纖序鼠李、皂布葉、染布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尼泊爾鼠李的根、莖。
【原形態】尼泊爾鼠李直立或藤狀灌木。枝無刺,幼枝被短柔毛,后脫落,小枝具多數明顯的皮孔。葉互生;葉柄長1.2-2cm,無毛;葉片厚紙質或近革質,大小異形,小葉近圓形或卵圓形,長2-5cm,寬1.5-2.5cm;大葉寬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6-17(-20)cm,寬3-10cm,先端圓形,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僅脈腋被簇毛。腋生聚傘總狀花序或下部有短枝的聚傘圓錐花序,長達12cm,花序軸被短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5基數;萼片長三角形,先端尖,外被微毛;花瓣匙形,先端鈍或微凹,基部具爪,與雄蕊等長或稍短;雌花的花瓣早落;有5個退化雄蕊;子房球形,3室,花柱3淺裂至半裂。核果倒卵狀球形,長約6mm,基部有宿存的萼筒,具3分核。種子3顆,背面有縱溝。花期5-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叢中。
【化學成份】全株含蒽醌類化合物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n),黃酮類化合物鼠李素(rhamnetin),鼠李檸檬素(rhamnocitrin),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甙(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granoside〕,鼠李檸檬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甙(rhamnocitrin-3-O-α-L-rhamnopyranosyl(1→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另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脂醇(lupo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等。
【性味】澀;微甘;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利水消脹。主風濕關節痛;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現,原來大風藥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