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西葫蘆,需注意烹飪方式避免刺激胃黏膜。
西葫蘆含水量達95%,富含維生素C、鉀及膳食纖維,低熱量且易消化。其弱堿性特質可中和部分胃酸,但過量膳食纖維可能增加胃蠕動負擔。
去皮去籽后采用清蒸、燉煮等軟爛做法,避免爆炒或涼拌。搭配山藥、胡蘿卜等食材可增強黏膜保護作用,單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內。
建議在胃部無不適時作為配菜食用,避免空腹進食。餐后2小時可飲用西葫蘆煮水,其粘液多糖成分有助于形成胃部保護層。
急性發作期伴糜爛出血時應暫停食用。腸化生程度較重者需將西葫蘆制成菜泥,合并反流癥狀者需去除瓜瓤部分。
南瓜、嫩絲瓜等瓜類更適合胃黏膜修復。可交替食用猴頭菇、秋葵等含粘蛋白的食物,形成多樣化營養供給。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日常飲食需遵循低纖維、低刺激原則,每日保證50克優質蛋白攝入,烹飪油選擇橄欖油或亞麻籽油。建議分5-6餐進食,配合八段錦等舒緩運動改善胃腸血流。定期胃鏡復查監測黏膜變化,出現持續上腹痛或消瘦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