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的核心癥狀表現為社交溝通障礙、刻板行為及興趣狹窄,具體癥狀可從社交互動、語言發(fā)展、行為模式三個維度觀察。2-3歲為癥狀顯現的高峰期,早期識別有助于干預。
1、社交障礙:患兒缺乏眼神交流,對他人表情、語調理解困難,難以建立同齡人友誼。部分兒童表現出對父母依戀減弱,回避身體接觸。社交互動訓練如回合式教學DTT可改善基礎社交技能。
2、語言異常:約40%患兒存在語言發(fā)育遲緩,可能出現代詞混淆、回聲式語言。典型表現為機械重復廣告詞或動畫臺詞,卻無法進行功能性對話。言語治療需結合圖片交換系統(tǒng)PECS促進溝通意愿。
3、刻板行為:重復拍手、搖晃身體等動作持續(xù)出現,對特定物體如車輪、按鈕產生異常專注。行為可能伴隨感知覺異常,表現為對某些聲音、紋理過度敏感或遲鈍。應用行為分析ABA可減少問題行為頻率。
4、興趣局限:游戲方式單一固定,如長時間排列積木而不搭建。抗拒改變日常生活流程,輕微變動可能引發(fā)強烈情緒反應。結構化教學TEACCH通過視覺日程表幫助適應變化。
5、感知覺異常:痛覺遲鈍與觸覺過敏可能并存,部分患兒存在極端挑食或異食癖。感知覺統(tǒng)合治療通過秋千、平衡木等器械調節(jié)感覺輸入,改善感覺處理能力。
日常護理需保證規(guī)律作息,避免突然改變生活環(huán)境。飲食方面優(yōu)先選擇富含Omega-3的深海魚、堅果,限制精制糖攝入。每周3次以上感統(tǒng)訓練結合游泳、騎三輪車等粗大運動,有助于改善身體協調性。家長應接受專業(yè)培訓,學習正向行為支持策略,避免懲罰性干預。當出現自傷或攻擊行為時,需及時尋求精神科醫(yī)生評估是否需配合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藥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