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后癲癇發病較早者,在外傷后一周以內發生短暫抽搐,多無重要臨床意義,并且常在此之后不再發作,因此無需特殊治療。對反復發作的早期或中期外傷性癲癇則應給予系統的藥物治療。
外傷性癲癇的用藥一般應根據其發作類型決定:
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選用抗癲癇藥物的順序為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撲癇酮或丙戊酸鈉;
小發作:常用藥物為丙戊酸鈉、乙琥胺、安定或苯巴比妥;
精神運動發作:首選卡馬西平,其次為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撲癇酮、丙戊酸鈉或安定;
肌陣攣發作:宜選用安定、硝基安定或氯硝基安定。
外傷性癲癇的用藥原則
首先,使用最小劑量。為達到完全控制發作,又不產生副作用的治療目的,藥物劑量應從小開始,逐漸增加到完全控制發作,并根據患者發作的時間,有計劃地服藥。
其次,單一用藥。如所選藥物有效,最好單一用藥,不輕易更換,并堅持行進血藥濃度監測,直至完全不發作2~3年。
最后,逐步減停藥物。最后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步緩慢減藥,若達到完全停藥后仍無發作,即可視為臨床治愈。
對少數晚期難治性癲癇來講,如系統藥物治療無效,則需考慮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