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病或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于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內,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絕大部分胃潰瘍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就能達到治愈,無需通過手術治療。藥物治療能控制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預防復發及避免并發癥。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1、抑制胃酸分泌藥:主要有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兩類。H2受體拮抗劑常用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等;質子泵抑制劑常用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2、胃黏膜保護劑:與抑制胃酸分泌藥聯合應用后,可提高潰瘍愈合質量,減少潰瘍復發,常用有硫糖鋁、膠體鉍,枸櫞酸鉍鉀、米索前列醇等。
3、胃腸動力藥:主要用于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的患者以促進胃腸排空,緩解癥狀。常用有嗎丁林等。
4、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藥物:目前無單一藥物可有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須聯合用藥,方能提高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常用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某些喹喏酮類如左氧氟沙星等。
胃潰瘍規范化治療的療程一般為4-6周,部分需要維持8周,前2周一般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隨后繼續予以抑制胃酸分泌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鞏固治療。
得了胃潰瘍,大部分病人一般經內科治療能夠治愈,不需要手術治療。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需行手術治療:潰瘍大出血藥物不能控制;潰瘍穿孔;瘢痕性幽門梗阻;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潰瘍;潰瘍高度懷疑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