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的早期表現可能由右上腹隱痛、餐后腹脹、惡心嘔吐、低熱畏寒、肩背部放射痛等癥狀組成。
1、腹痛特點:早期膽囊炎以右上腹持續性隱痛或鈍痛為主,疼痛常在進食油膩食物后加重,可能向右肩胛區放射。這種疼痛源于膽囊壁炎癥刺激和膽道壓力增高,建議立即禁食并采用熱敷緩解。
2、消化異常:患者常出現餐后飽脹感、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尤其在攝入高脂飲食后明顯。這與膽汁排泄受阻影響脂肪消化有關,需暫時采用低脂飲食,適當補充胰酶制劑輔助消化。
3、胃腸反應:約60%患者伴隨惡心嘔吐等反射性胃腸癥狀,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炎癥刺激迷走神經引發該癥狀,可少量飲用薄荷茶或生姜水緩解,嘔吐頻繁需警惕膽道梗阻。
4、全身癥狀:部分患者出現37.5-38.5℃低熱,伴寒戰乏力等全身反應。此為炎癥因子入血導致的全身炎癥反應,建議臥床休息并監測體溫變化,體溫超過38.5℃需就醫。
5、牽涉性疼痛:炎癥刺激膈神經可能導致右肩部或肩胛區牽涉痛,易被誤認為肌肉勞損。該癥狀具有體位相關性,平臥時疼痛加重,坐位前傾可減輕,需通過超聲檢查鑒別。
膽囊炎患者應長期保持低膽固醇飲食,限制動物內臟、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每日脂肪攝入控制在40g以下。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鐘。注意觀察大便顏色變化,陶土樣便提示膽道梗阻可能。急性發作期間需嚴格禁食,癥狀緩解后逐步過渡到流質飲食。定期復查腹部超聲監測膽囊壁厚度變化,膽囊萎縮或瓷化膽囊患者需評估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