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可通過調整避孕藥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生活方式干預等方式改善。月經不調可能與內分泌紊亂、多囊卵巢綜合征、過度節食、精神壓力、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
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可通過抑制排卵、調節子宮內膜厚度改善月經周期。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3-6個月,避免自行停藥導致撤退性出血。
黃體酮膠囊、戊酸雌二醇片等激素藥物適用于黃體功能不足或卵巢早衰患者。用藥期間需監測乳腺和子宮內膜變化,可能出現乳房脹痛、突破性出血等副作用。
每日攝入50g紅肉、300ml全脂牛奶補充鐵和維生素D,增加亞麻籽、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體脂率低于17%需逐步增加熱量至每日1800-2000千卡。
下丘腦性閉經患者需進行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訓練,保證每晚7小時睡眠。持續焦慮可導致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脈沖異常,建議每周3次30分鐘瑜伽練習。
多囊卵巢綜合征可能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有關,通常表現為痤瘡、多毛。二甲雙胍可改善糖代謝,螺內酯能降低雄激素水平。甲狀腺功能減退需口服左甲狀腺素鈉片。
建立規律作息的同時,建議每周食用3次動物肝臟、5種不同顏色蔬菜,配合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持續3個月無月經需排查垂體瘤或宮腔粘連,超聲檢查子宮內膜厚度小于5mm時需進行雌孕激素序貫治療。長期閉經患者每半年需檢測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