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扎頭發可能導致脫發。長期保持緊繃的發型會牽拉毛囊,造成機械性脫發,醫學上稱為牽引性脫發。
1、牽引性脫發的形成機制:
頭發長期受到外力拉扯時,毛囊周圍組織會持續處于緊張狀態,導致毛囊供血不足。毛囊在反復牽拉刺激下逐漸萎縮,頭發變得細軟易斷,嚴重時毛囊完全停止生長頭發。馬尾辮、臟辮、發髻等過緊發型更容易引發此類問題。
2、脫發的臨床表現:
早期表現為扎發部位發際線后移或頭發稀疏,常見于前額、太陽穴及耳周區域。頭皮可能出現紅腫、毛囊炎等炎癥反應,伴有緊繃感或疼痛。若及時調整發型,多數毛囊可恢復功能;若持續牽拉超過6個月,可能造成永久性脫發。
3、預防與改善措施:
日常應避免每天扎高馬尾或編發,盡量選擇松散的低馬尾或自然披發。使用寬齒梳代替細齒梳,減少梳頭時的拉扯。扎發時可用緞面發圈替代橡皮筋,降低對頭發的摩擦力。每周給頭皮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可用指腹輕壓百會穴、風池穴等部位。
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鐵元素及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菠菜等,有助于毛囊修復。洗護時選擇溫和型洗發水,水溫控制在38℃以下,吹風機保持20厘米距離。若已出現明顯脫發區,需及時就診皮膚科,通過毛囊檢測評估損傷程度,必要時采用米諾地爾酊、紅光治療等醫學干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