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您家囤藥了嗎?”成為近來不少人討論的熱門話題。
不論是社會藥店,還是醫院藥房網上的藥店,各種抗流感藥物、抗病毒藥物、解熱鎮痛藥物統統被搶購。甚至在網上出現有市民亂吃藥預防新冠,導致急性肝損傷等不良反應而住院的現象。
家庭如何備藥?居家治療如何用藥?聽聽專家的建議。
不盲目囤藥?可理性備藥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李占武認為:家庭備藥不是什么藥都備,也沒必要按照網傳購藥清單多種類大量盲目跟風囤藥。囤藥過多,會導致藥品過期,也會增加用藥差錯的風險。
“我們可結合國務院發布的新冠居家治療指南,針對發熱、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7個癥狀常用的24種藥物少量備藥。比如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凡是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毒、清瘟宣肺功效的中成藥,都有很好的療效?!崩钫嘉湔f。
他建議:除了連花清瘟,還可以選用清感顆粒、小柴胡顆?;蚴栾L解毒膠囊等某一種中成藥,正常家庭按照3~5天量儲備一種藥物即可,無需重復購買儲備功效相同的藥物。
對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礎性疾病及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家中可儲備不少于一個月的降壓藥、降糖藥等基礎病用藥。
居家治療?記住這兩個用藥原則
對于家庭備藥,該如何使用呢?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居家治療人員應做好自我健康監測,但是無癥狀者無需藥物治療,就是說有癥狀才用,沒癥狀不用;癥狀不嚴重,可以忍受,也可以不用。
如果出現發熱、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時,可對癥處置或口服藥治療。
如果不適癥狀明顯影響休息睡眠,當我們不能忍受的時候,可以對癥下藥去緩解。
李占武提醒,市民在用藥上有以下兩點注意事項:
一、根據癥狀,對癥下藥。如出現發熱,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一種。同時注意區分成人劑型和兒童的劑型以及服藥時間間隔,根據發熱情況可間隔4~6小時重復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
二、避免盲目追求療效,或自身體重較大,私自加量服藥或疊加用藥。癥狀較重需要用藥時只需選擇對應癥狀的其中一種藥物,千萬不要疊加,以免出現藥物過量風險,如對乙酰氨基酚的嚴重不良反應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肝腎功能損害。
因此,在用藥前建議仔細閱讀說明書,關注藥品禁忌癥、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特別是對于有基礎病,以及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前應當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