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結痂和脫屑,伴有明顯瘙癢。濕疹的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免疫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濕疹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病史,必要時可進行皮膚活檢等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濕疹的典型癥狀包括皮膚干燥、瘙癢、紅斑、丘疹、水皰等。急性期濕疹以滲出為主,表現為皮膚紅腫、水皰、糜爛和滲出;亞急性期濕疹滲出減少,出現結痂和脫屑;慢性期濕疹則以皮膚增厚、苔蘚化和色素沉著為主。濕疹好發于面部、頸部、四肢屈側等部位,但也可泛發全身。
濕疹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分期進行個體化選擇。輕度濕疹可通過保濕劑和外用糖皮質激素控制癥狀;中重度濕疹可能需要口服抗組胺藥、免疫抑制劑或光療等治療。濕疹患者應避免搔抓、熱水燙洗等刺激,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保持皮膚濕潤,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濕疹的日常護理至關重要。建議使用低敏、無刺激的保濕劑,如凡士林、尿素軟膏等,每日多次涂抹。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化纖和羊毛制品。飲食上注意避免已知過敏食物,保持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運動后應及時清潔皮膚并保濕。心理壓力可能加重濕疹,需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