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產手術對女性身體和心理均存在一定危害,需嚴格評估適應癥后實施。手術可能導致子宮損傷、感染、大出血等并發癥,遠期風險包括不孕、胎盤異常等。
1、近期身體危害:
引產過程中可能出現子宮穿孔、宮頸撕裂等機械性損傷,需緊急手術修復。術后感染風險顯著增加,表現為發熱、腹痛、異常分泌物,需抗生素治療。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定義為產后出血,嚴重時需輸血或子宮切除。麻醉相關風險包括呼吸抑制、藥物過敏等,需專業團隊全程監護。
2、遠期健康影響:
反復宮腔操作易導致宮腔粘連,表現為月經量減少或繼發不孕。子宮內膜受損可能引發胎盤植入、前置胎盤等妊娠并發癥。部分女性出現慢性盆腔痛、內分泌紊亂等癥狀。心理創傷表現為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焦慮等,持續數月至數年不等。
3、特殊人群風險:
孕周超過16周者易發生羊水栓塞,死亡率高達60%。瘢痕子宮孕婦子宮破裂風險增加3-5倍。合并貧血、凝血功能障礙者術后出血概率上升40%。未生育女性宮頸機能不全發生率約15%,影響后續妊娠穩定性。
術后需臥床休息48小時,監測體溫及出血量,6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飲食宜補充鐵劑、蛋白質促進造血,如動物肝臟、瘦肉等,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適當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壓行為。出現持續腹痛、發熱或大出血需立即返院。心理干預應包含專業咨詢和同伴支持,家屬需關注情緒變化,必要時轉介精神科治療。術后避孕至少6個月,再次妊娠前建議完善宮腔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