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垢可通過溫水清洗、外用藥物、抗感染治療、包皮環切術、日常護理等方式處理。包皮垢通常由清潔不足、包皮過長、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分泌物堆積等原因引起。
1、溫水清洗: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包莖或包皮過長處,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清洗時需將包皮完全翻起清除白色分泌物,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該方式適用于無紅腫疼痛的生理性包皮垢堆積。
2、外用藥物:合并輕度炎癥時可使用聚維酮碘溶液局部消毒,或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控制細菌感染。真菌性包皮炎需聯用克霉唑乳膏,每日用藥2次持續1周。用藥期間需暫停性生活。
3、抗感染治療:細菌感染引發的包皮垢增多需口服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抗生素7天。伴隨尿頻尿痛者應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療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
4、包皮環切術:反復發作的包皮垢合并包莖需采用袖套式環切術或激光包皮整形術。手術能徹底解決包皮過長導致的清潔障礙,術后需使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3天。
5、日常護理:選擇透氣純棉內褲減少局部摩擦,避免久坐和騎行運動。飲食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皮膚抵抗力。術后恢復期可進行提肛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包皮垢的預防需建立每日清洗習慣,合并糖尿病者需優先控制血糖。包皮過長患者建議每年進行泌尿外科檢查,出現異常分泌物或潰瘍需及時進行梅毒、HPV等病原體檢測。青少年患者可嘗試手法擴張包皮口改善清潔度,但需在醫師指導下循序漸進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