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隨著天氣漸涼,醫院里急性胃腸炎的患者明顯增多。記者從哈市一院、哈醫大一院了解到,最近,急診科和消化內科都接診了多例惡心、嘔吐、腹痛的急性胃腸炎患者,有人甚至已經脫水、休克。醫生提醒,眼下正是急性胃腸炎的多發季節,市民一旦出現腹瀉癥狀,不要自行亂用藥,最好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
哈市的肖大爺今年72歲,上周末不知道是著涼還是吃壞了,開始拉肚子,一上午就跑了3次廁所。隨后,老人服用了家里的藿香正氣水,可是兩天喝了好幾支,腹瀉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由于脫水,肖大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很不好,直到暈倒在廁所,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救治。經診斷,老人為急性胃腸炎導致的脫水性休克,好在經過對癥治療,最后轉危為安。據消化內科醫生介紹,秋季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腸會發生痙攣性收縮,自身的抵抗力和氣候適應性也隨之下降。此外,天氣涼爽人們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也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而進食過多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這些都是急性胃腸炎的致病因素。李主任提醒,對于老年人來說,特別是一些年老體弱又合并基礎疾病的,出現腹瀉時不要掉以輕心,一旦因脫水加重導致休克,嚴重可有生命危險。
藥學部藥師建議,一旦出現腹瀉,可以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用藥: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適當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一般5-7天癥狀逐漸消失可自愈,可以服用的藥物有黃連素、蒙脫石散等;對于有輕中度脫水而無頻繁嘔吐、腹脹的患者,可服用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不足,緩解電解質紊亂的現象;對于中重度患者,暫時禁食,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