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進一步優(yōu)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發(fā)布與落實,為應對國家第九版診療方案中推薦的有限品種藥品被集中搶購一空的難題,官方發(fā)布了108種《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藥目錄》供大眾參考用藥。
對于特殊人群新冠感染者,居家時發(fā)熱應如何選擇退燒藥呢?
以下是筆者根據其中「西藥部分」推薦的25個用于「發(fā)熱」的藥品進行的解讀。
兒童
兒童使用退燒藥,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選擇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
2個月以下嬰兒
2個月及以下的孩子,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退燒藥。
由于新生兒的中樞發(fā)育不全,不建議使用退燒藥。如出現熱性驚厥或發(fā)燒超過24h,必須及時就醫(yī)。
2個月以上兒童
對?≥2月齡、腋溫?≥38.2℃,或因發(fā)熱導致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fā)熱兒童,可給予退熱劑。
對≥2月齡但
一般情況下,兒童使用一種藥物可以控制體溫時,不建議單日內交替或聯合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
不推薦解熱鎮(zhèn)痛藥與含有解熱鎮(zhèn)痛藥的復方感冒藥合用。
退熱藥物使用后,體溫多在30~60min開始下降,部分患兒如仍高熱不退,亦不宜短期內重復使用退熱藥物,一般應間隔4h以上;期間應重點關注病因的查找與治療,輔以恰當的物理降溫措施,如溫水外敷額頭、溫水浴、用溫熱毛巾擦拭身體、減少穿著的衣物、退熱貼、退熱毯等,同時多喝水,補充丟失的水分,并保證充足休息。不宜盲目加用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治療。
不推薦安乃近、乙酰水楊酸、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賴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藥物作為退熱藥應用于兒童。
米格來寧片主要成分為安替比林,去痛片主要成分為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安替比林和氨基比林均曾因會引起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癥等而已被淘汰。因此,米格來寧片和去痛片不推薦作為退熱藥應用于兒童。
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妊娠期婦女新陳代謝速率較普通人快,加上體內孕激素,體溫通常較高,所以妊娠期婦女發(fā)熱但體溫未超過38.5℃,沒有伴發(fā)流涕、頭痛、乏力等癥狀時,可選擇物理降溫。
但若體溫持續(xù)超過38.5℃,常用的退燒藥一般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