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柏鼻炎片和仲景黃連上清片能一起吃嗎
正名:白芷。
別名:薛芷、芳香。
產地:白芷產于河南長葛、禹縣者習稱“禹白芷”;產于河北安國者習稱“祁白芷”;產于浙江等地者習稱“杭白芷”;產于四川等地者習稱“川白芷”。
采收加工:夏秋間葉黃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洗凈,曬干或低溫干燥。
性狀鑒別:
藥材:長圓錐形,頂端有凹陷的莖痕,根頭部鈍四棱形或近圓形;表面灰黃色或黃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橫向突起,習稱“疙瘩丁”散生或排列成四縱行,質堅實,斷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棕色,近方形或近圓形,皮部散有多數棕色油點(分泌腔),氣芳香,味辛、微苦。
藥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功效:發散風寒,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主治:
1、外感風寒或表證夾濕兼見頭痛鼻塞者;
2、陽明頭痛,眉棱骨痛,鼻淵頭痛,牙痛;
3、風寒濕痹,寒濕帶下。
4、瘡癰腫毒。
代表中成藥:
1、表實感冒顆粒
功能:發汗解表,祛風散寒。
主治:感冒風寒表實證,無汗,頭項強痛。
2、感冒清熱顆粒
功能:疏風散寒,解表清熱。
主治:感冒,外感風寒兼見火熱內郁證。
3、九味羌活丸
功能:疏風解表,散寒除濕。
主治:外感風寒挾濕的感冒(頭重而痛,肢體酸痛)。
4、午時茶顆粒
功能:祛風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食積證(惡寒發熱,頭痛,腹痛腹瀉)。
5、藿香正氣水
功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的感冒(頭痛昏重,腹脹腹痛);胃腸型感冒。
6、保濟丸
功能:解表祛濕和中
主治:暑濕感冒(發熱頭痛、腹痛腹瀉);暈車暈船。
7、黃連上清片
功能:散風清熱,瀉火止痛。
主治:風熱上攻、肺胃熱盛證(頭暈目眩,牙齒疼痛)。
8、牛黃上清丸
功能:清熱瀉火,散風止痛。
主治:熱毒內盛、風火上攻證(頭痛眩暈,牙齦腫痛)。
9、人參再造丸
功能:益氣養血,祛風化痰,活血通絡。
氣虛血瘀、風痰阻絡的中風(手足麻木,拘攣疼痛)。
10、川芎茶調散
功能:疏風止痛。
主治:外感風邪的頭痛,鼻塞。
11、穹菊上清丸
功能:清熱解表,散風止痛。
主治:外感風邪的偏正頭痛,牙疼喉痛。
12、正天丸
功能:疏風活血,養血平肝,通絡止痛。
主治:外感風邪、瘀血阻絡、血虛失養、肝陽上亢證(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神經性頭痛、頸椎病型頭痛、經前頭痛)。
13、木瓜丸
功能: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閉阻的痹病(關節疼痛,腫脹)。
14、連翹敗毒丸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熱毒蘊結肌膚的瘡瘍(紅腫熱痛)。
15、如意金黃散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熱毒瘀滯肌膚的瘡瘍腫痛、丹毒流注。
16、生肌玉紅膏
功能:解毒祛腐生肌。
主治:熱毒壅盛的瘡瘍(膿腐將盡);乳癰。
17、紫草膏
功能:化腐生肌,解毒止痛。
主治:熱毒蘊結的瘡瘍(創面疼痛,膿腐將盡)。
18、京萬紅軟膏
功能:活血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
主治:輕度水火燙傷,瘡瘍腫痛。
19、陽和解凝膏
功能:溫陽化濕,消腫散結。
主治:脾腎陽虛、痰瘀互結的陰疽、瘰疬未潰、寒濕痹痛。
20、女金丸
功能:益氣養血,理氣活血,止痛(調經)。
主治:氣血兩虛、氣滯血瘀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
21、明目蒺藜丸
功能:清熱散風,明目退翳。
主治:上焦火盛的云蒙障翳,紅腫痛癢。
22、千柏鼻炎片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祛風,宣肺通竅。
主治:風熱犯肺、內郁化火、凝滯氣血的鼻塞;急慢性鼻炎、鼻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