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損壞后多數情況下可以再次種植。種植體損壞原因包括外力撞擊、長期咬合壓力過大或骨結合失敗,需經專業評估剩余骨量及口腔條件后決定是否適合二次種植。
一、可再次種植的情況:
當種植體周圍骨組織保存完好且無嚴重感染時,醫生會取出損壞種植體并清理創面。待骨愈合3-6個月后,通過骨增量手術補充骨量,使用人工骨粉或自體骨移植重建牙槽骨。二次種植需選擇直徑更大的種植體或傾斜植入避開薄弱區域,術前需通過錐形束CT評估神經管位置。
二、不宜立即種植的情況:
若存在急性根尖周炎或廣泛性骨吸收,需先進行感染控制。采用超聲骨刀微創拔除種植體后,配合抗生素治療和激光理療促進組織修復。合并糖尿病或骨質疏松患者需將血糖控制在空腹6.1mmol/L以下,骨密度T值高于-2.5方可考慮延期種植。
日常需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體周圍,避免咀嚼硬殼類食物。每半年接受專業維護包括菌斑染色檢查和種植體周探診,吸煙者需戒煙以降低種植失敗風險。建議選擇鈦鋯合金種植體提高長期穩定性,修復后佩戴咬合墊減少夜間磨牙對種植體的損傷。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螺絲松動或基臺滲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