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胎輸血綜合征可通過孕前評估、孕期監測、選擇性減胎術、胎盤血管激光凝固術、羊水減量術等方式干預。該病與單絨毛膜雙胎妊娠、胎盤血管吻合異常、胎兒血流動力學失衡、母體基礎疾病、遺傳因素等因素相關。
孕前通過超聲檢查確認雙胎絨毛膜性,單絨毛膜雙胎妊娠者需列為高風險人群。存在復發性流產史或家族遺傳病史的夫婦建議進行染色體檢測,必要時接受遺傳咨詢。孕前3個月補充葉酸可降低胎盤發育異常風險。
確診單絨毛膜雙胎后,妊娠16周起每兩周進行超聲監測,重點觀察胎兒膀胱充盈度、羊水深度差異及臍動脈血流頻譜。多普勒超聲檢測臍靜脈血流可早期發現血流動力學改變。動態監測兩胎兒體重差異超過20%需警惕。
胎盤血管激光凝固術適用于16-26周確診的Ⅱ-Ⅳ期病例,通過胎兒鏡定位并電凝胎盤血管交通支。該技術可使60-70%病例至少存活一胎,但需在具備胎兒醫學中心的醫院實施。術后需密切監測胎心及宮縮情況。
對羊水過多胎兒行羊水減量術可降低胎膜早破風險,每次抽液量不超過5000ml。羊水過少胎兒可考慮羊膜腔灌注,灌注液需預熱至37℃。操作前后需監測胎兒心率變異度,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妊娠達34周且胎兒存活者可考慮終止妊娠,嚴重病例在完成促胎肺成熟后于28-32周剖宮產。分娩時需配備新生兒科團隊,準備雙胎專用復蘇設備。延遲結扎供血兒臍帶可改善貧血狀態。
孕期保持每日優質蛋白攝入量90g,增加深海魚類和堅果攝入有助于胎盤血管發育。建議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睡眠時采用左側臥位改善子宮胎盤血流,定期進行胎動計數和血壓監測。出現宮縮頻繁或胎動異常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