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直接遺傳疾病。其發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遺傳因素的作用:
家族中有動脈粥樣硬化病史的人群患病風險相對較高。某些基因變異可能導致血脂代謝異常、血管內皮功能紊亂等,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概率。常見的遺傳性血脂異常包括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這類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顯著升高,容易早期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2、環境因素的影響:
不良生活習慣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因素。長期高脂飲食、缺乏運動、吸煙等行為會加速動脈硬化進程。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時,也會促進血管病變發展。環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往往超過遺傳因素。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需采取綜合措施。飲食上建議控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入,增加深海魚類、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鐘。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指標,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顯著降低發病風險,即使存在遺傳易感性也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