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需采取綜合措施控制炎癥、緩解癥狀并保護關節功能。急性期以藥物控制為主,慢性期需結合康復鍛煉和生活方式調整。
一、藥物治療方案
非甾體抗炎藥能有效緩解關節腫痛,常用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可延緩關節破壞,需定期監測肝功能;糖皮質激素適用于急性發作期,短期使用可快速抑制炎癥。生物制劑對傳統藥物無效的中重度患者效果顯著,但需評估結核等感染風險。
二、非藥物干預措施
關節功能鍛煉應遵循"疼痛即止"原則,水中太極、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可增強肌肉力量;熱敷緩解晨僵,冷敷減輕急性腫脹;體重超標者需減重以降低膝關節負荷。使用拐杖、防滑鞋等輔助器具可減少跌倒風險,關節保護技巧訓練能避免日常活動中的損傷。
三、中醫調理方案
針灸選取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可通絡止痛,艾灸適用于寒濕型患者;雷公藤多苷等中藥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藥膳調理推薦薏仁山藥粥祛濕,冬季可用當歸生姜羊肉湯溫經散寒,但痛風患者需忌食高嘌呤食材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保持適度運動量,每周3-5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配合阻力訓練;飲食宜選擇深海魚、橄欖油等抗炎食物,限制精制糖和紅肉攝入;寒冷季節注意關節保暖,使用護膝等防護用具。定期復查血沉、C反應蛋白等指標,出現關節畸形或活動受限時需考慮矯形手術。保持樂觀心態,參加病友互助小組有助于長期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