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想吐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穴位按壓、藥物治療、心理調節等方式緩解。胃炎想吐可能與飲食刺激、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損傷、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
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饅頭、蒸蛋,避免辛辣、油膩、過冷或過熱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飽,餐后1小時內避免平臥。香蕉、蘇打餅干等堿性食物可中和胃酸。
小口飲用溫水或淡鹽水,每小時補充100-200ml。可添加少量蜂蜜或生姜汁,生姜含姜烯酚能抑制胃腸逆蠕動。嘔吐嚴重時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按壓內關穴腕橫紋上三橫指或足三里膝蓋下四橫指,用拇指持續按壓3-5分鐘。刺激這些穴位通過迷走神經調節胃腸蠕動,減輕惡心感。配合熱敷胃部效果更佳。
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胃黏膜保護劑可形成屏障;多潘立酮促進胃排空;雷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采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聯療法。
焦慮會通過腦-腸軸加重癥狀,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吸氣4秒-屏息4秒-呼氣6秒。每天冥想15分鐘,皮質醇水平下降有助于減輕胃部不適。
胃炎發作期建議暫停跑步、跳躍等劇烈運動,改為散步或瑜伽等低強度活動。日常可食用猴頭菇、山藥等養胃食材,烹飪時加入陳皮、砂仁等理氣藥材。睡眠時保持左側臥位減少胃酸反流,枕頭高度以15-20cm為宜。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嘔血、黑便需立即消化科就診,胃鏡檢查可明確黏膜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