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輔助、堿化尿液藥物、中藥調理、預防復發藥物等方式治療。尿路感染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見原因,需根據病原菌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抗生素需足療程使用,避免耐藥性產生。復雜性尿路感染需延長療程至7-14天。
2、止痛藥物:尿路刺激癥狀明顯時可短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減輕排尿灼熱感。膀胱痙攣患者可選用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減少尿頻尿急癥狀。
3、堿化尿液藥物:枸櫞酸鉀顆粒可堿化尿液,抑制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繁殖。碳酸氫鈉片能中和酸性尿液,減輕排尿疼痛。需監測尿pH值維持在6.5-7.5范圍,避免過度堿化。
4、中藥調理:濕熱下注型可選用八正散、三金片等清熱利濕方劑。反復發作患者適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中藥需辨證施治,配合抗生素使用可減少復發概率。
5、預防復發藥物:蔓越莓制劑含原花青素可阻止細菌黏附尿路上皮。絕經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增強尿道抵抗力。長期低劑量抗生素預防適用于每年發作超過3次者。
尿路感染治療期間需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增加排尿次數沖刷尿道。避免攝入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飲品,選擇西瓜、梨子等利尿水果。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性生活后及時排尿。復發患者建議完善泌尿系統超聲檢查,排除結石或結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