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如內痔,肛裂,炎癥性腸病,腸癌等,應根據病因治療。
1.內痔:若出現大便后無痛性滴血或紙上帶血,部分患者會出現痔核脫出,長期便血可能有貧血的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藥物治療,出血嚴重,出現痔核嵌頓等情況,可采用硬化劑注射,套扎治療,以及手術切除。
2.肛裂:若出現便后出血但是量很少,伴有排便后劇痛后緩解,有可能是肛裂,可采用坐浴和改善便秘的方法,也可外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硝酸甘油軟膏等藥物,必要時可選擇內括約肌側切術等手術治療。
3.炎癥性腸病:若出現粘液膿血便,或其與腸外疾病,可通過結腸鏡檢查有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病或克羅恩病,可采用柳氮磺吡啶,糖皮質激素,硫唑嘌呤等治療。
4.腸癌:若出現大便變細,量多便血的情況,通過直腸指檢,結腸鏡檢查,可能是腸癌,應及時住院,予以手術,放療,化療(如5-FU,順鉑等)治療。
另外,大便出血還有可能是結直腸息肉,上消化道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凝血功能障礙等疾病所致。所以發現大便出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后予以相應處理,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不可盲目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