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姨媽時通常不會出現痛經癥狀。痛經多與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子宮收縮有關,月經未至時不存在這一生理過程。
痛經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導致子宮肌層強烈收縮引發,常見于初潮后1-2年的青少年女性,疼痛多集中于月經前1-2天及經期第1天。繼發性痛經與盆腔器質性疾病相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等,疼痛可能從經前持續至經后,且逐年加重。
非經期下腹痛需警惕其他婦科疾病。盆腔炎表現為持續性隱痛伴分泌物異常;卵巢囊腫蒂扭轉引發突發劇痛;泌尿系統感染伴隨尿頻尿急癥狀。非婦科病因如腸易激綜合征、闌尾炎等也需鑒別。
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可調節內分泌,建議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飲食避免生冷刺激,適量補充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疼痛發作時可熱敷下腹部,溫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燙傷。若出現非經期腹痛持續加重或伴隨發熱、異常出血,需及時進行婦科超聲與激素水平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