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消炎藥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流鼻血,但某些情況下可能增加鼻出血風險。
消炎藥分為抗生素和非甾體抗炎藥兩大類。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克肟等通過抑制細菌生長發揮作用,一般不會影響凝血功能。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長期或大劑量使用可能影響凝血機制,增加黏膜出血傾向。鼻腔黏膜本身較脆弱,在干燥環境、外力刺激或存在基礎疾病時,服用這類藥物可能成為鼻出血的誘發因素。
存在鼻腔炎癥或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時,黏膜血管更易受藥物影響。過敏性鼻炎患者頻繁擤鼻會損傷黏膜屏障,高血壓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此時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需格外謹慎。兒童鼻腔血管豐富且黏膜嬌嫩,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這兩類人群出現藥物相關性鼻出血的概率相對較高。
預防藥物相關性鼻出血需保持鼻腔濕潤,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或凡士林涂抹鼻腔。控制室內濕度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摳挖鼻腔。高血壓患者應規律監測血壓,過敏性鼻炎患者需規范治療原發病。若出現反復鼻出血,應及時就醫評估凝血功能,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日常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增強血管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