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物制劑的療程需根據具體疾病類型、病情嚴重程度及個體反應決定,通常需要長期維持治療,不可自行停藥。
生物制劑主要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類藥物通過調節免疫系統發揮作用,需持續使用以控制炎癥進展。多數患者需定期注射或輸注,療程可能長達數月甚至數年。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炎癥指標和影像學檢查,醫生會根據癥狀改善情況調整劑量或更換方案。
影響療程的三大因素:
疾病活動度是決定療程的核心指標。處于高疾病活動期的患者需持續用藥直至達到臨床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標準。部分患者在癥狀緩解后仍需小劑量維持治療,預防復發。藥物敏感性差異明顯,約30%患者可能出現原發或繼發性失效,此時需更換其他生物制劑或聯合傳統抗風濕藥。
停藥注意事項:
達到臨床深度緩解且維持半年以上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嘗試逐步減量。減藥過程需嚴格監測,每3個月評估關節癥狀、炎癥指標和影像學變化。約50%患者在停藥后可能出現病情反復,需立即恢復治療。不可突然停藥,否則可能誘發急性發作或產生抗藥物抗體。
治療期間需注意預防感染,避免活疫苗接種。保持適度運動增強關節功能,推薦游泳、太極等低沖擊運動。飲食應保證優質蛋白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出現持續發熱、咳嗽或注射部位紅腫需及時就醫。定期進行結核篩查和肝功能檢查,長期使用可能增加腫瘤風險,需每6個月進行相關腫瘤標志物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