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后異常出血需警惕婦科疾病風險,可能由激素波動、子宮內膜病變、宮頸息肉、子宮肌瘤、惡性腫瘤等因素引起,建議盡早就醫排查。
1、激素波動: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過程中可能出現短暫雌激素回升,導致子宮內膜少量剝落。表現為點滴出血或褐色分泌物,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定期觀察即可。日常避免攝入含植物雌激素的豆漿、蜂王漿等食物。
2、子宮內膜病變:長期無孕激素對抗的雌激素刺激可引發子宮內膜增生或息肉。出血量較多且持續時間超過3天,可能伴隨下腹墜脹感。需通過診刮術獲取病理診斷,藥物治療可選擇黃體酮、地屈孕酮等孕激素制劑。
3、宮頸息肉:慢性炎癥刺激導致的宮頸贅生物易接觸性出血。婦科檢查可見宮頸口紫紅色腫物,常伴有同房后出血。門診行息肉摘除術即可根治,術后需避免盆浴及性生活1個月。
4、子宮肌瘤: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在絕經后本應萎縮,若持續增長需警惕惡變可能。超聲顯示肌壁間或黏膜下肌瘤伴血流信號增強時,可考慮子宮動脈栓塞術或肌瘤剔除術。
5、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占絕經后出血病例的10%-15%,典型表現為血性分泌物伴惡臭。宮頸癌篩查異常者需行陰道鏡活檢,確診后根據分期選擇廣泛子宮切除術或放化療。
絕經后女性應每年進行婦科超聲和HPV-TCT聯合篩查,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以維持內分泌平衡。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D,限制高脂高糖食物。出血期間使用棉質內褲并記錄出血特征,就診時向醫生詳細描述病史和用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