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陰莖彎曲畸形可以恢復,具體恢復程度取決于病因和嚴重程度。
1、先天性陰莖彎曲:
先天性陰莖彎曲通常由尿道下裂或海綿體發育異常引起。輕度彎曲可能無需治療,對功能影響較小。中重度彎曲需手術矯正,常見術式包括白膜折疊術、尿道成形術等。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1個月,定期復查評估恢復情況。部分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短期勃起疼痛,通常2-3周內緩解。
2、后天獲得性陰莖彎曲:
佩羅尼氏病是常見病因,表現為陰莖斑塊形成和進行性彎曲。急性期可口服維生素E、秋水仙堿等藥物控制炎癥。病程超過12個月或彎曲超過30度需手術治療,常用斑塊切除加移植物修補術。物理治療如負壓吸引裝置可輔助改善癥狀,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吸煙和糖尿病可能加重病情,需積極控制。
3、外傷性陰莖彎曲:
陰莖外傷可能導致白膜破裂或血腫機化,進而形成彎曲畸形。新鮮外傷應立即冷敷并急診處理,陳舊性損傷需手術修復。合并尿道損傷時需同期行尿道會師術。術后需留置導尿管2周,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完全恢復通常需要3-6個月,期間禁止性生活。
日常應避免陰莖局部壓迫和反復微損傷,選擇寬松內褲。均衡飲食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適當補充鋅元素促進組織修復。適度有氧運動改善血液循環,但需避免騎自行車等會陰部受壓的運動。保持規律性生活頻率,避免長時間勃起或性交中斷。定期體檢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發現陰莖異常勃起或疼痛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