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疝氣可通過手法復位、疝氣帶固定、腹腔鏡手術、開放手術、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睪丸疝氣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壓增高、先天性發育異常、慢性咳嗽、長期便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復位:
早期可復性疝氣可在醫生指導下嘗試手法復位。患者取仰臥位放松腹部,醫生用輕柔壓力將疝內容物推回腹腔。操作需避免暴力,復位失敗或出現疼痛需立即停止。復位后需觀察是否復發,并配合疝氣帶固定減少復發風險。
2、疝氣帶固定:
適用于暫時無法手術或拒絕手術者。選擇合適尺寸的疝氣帶壓迫疝環部位,需每日佩戴16小時以上。佩戴時保持平臥狀態,確保疝內容物完全回納。需注意皮膚護理防止壓瘡,長期使用可能造成肌肉萎縮。
3、腹腔鏡手術:
采用全麻下經腹壁小切口置入腔鏡器械,修補缺損的腹股溝管后壁。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24小時可下床活動。常見術式包括TAPP、TEP,需使用聚丙烯補片加強腹壁。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3個月。
4、開放手術:
傳統疝修補術在腹股溝區作4-6cm切口,分離疝囊后行Bassini或Lichtenstein修補。適用于復雜疝、復發疝病例。手術需放置引流管,術后需臥床3天。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陰囊血腫、切口感染。
5、病因控制:
慢性咳嗽患者需治療呼吸道疾病,長期便秘者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避免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控制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難。肥胖患者需減重,吸煙者應戒煙以減少膠原蛋白破壞。
術后恢復期建議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雞蛋促進傷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3個月內禁止騎自行車、深蹲等腹壓增高動作。日常注意觀察陰囊腫脹情況,定期復查超聲。出現突發劇痛、嘔吐需急診排除嵌頓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