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墊衛生巾可能引起皮膚問題,通常由局部潮濕、摩擦刺激、過敏反應、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保持干燥、選擇透氣材質、及時更換、局部護理、藥物干預等方式緩解。
1、潮濕刺激:衛生巾長時間接觸皮膚會導致局部濕度升高,破壞皮膚屏障功能。建議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經期后期流量減少時可改用護墊。使用前可涂抹含氧化鋅的護臀霜隔離潮氣。
2、材質過敏:衛生巾中的熒光劑、香料或吸水材料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選擇無香型、棉柔表層的產品,出現紅斑瘙癢時可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避免使用含薄荷成分的衛生巾。
3、機械摩擦:衛生巾邊緣與皮膚反復摩擦可能導致角質層損傷。穿著純棉內褲減少二次摩擦,夜間改用月經褲。已出現破潰時可薄涂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4、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在潮濕環境中易繁殖。出現膿皰伴疼痛需就醫,可能需口服頭孢氨芐。日常護理可用生理鹽水濕敷,避免抓撓。
5、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在悶熱環境下過度增殖會導致間擦疹。表現為環狀紅斑伴脫屑,確診后需聯苯芐唑乳膏外用。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
經期護理需注意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1-2次,避免使用堿性沐浴露。選擇寬松透氣的衣物,經期避免泡澡或游泳。飲食上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皮膚抵抗力。出現持續瘙癢、潰爛或發熱癥狀應及時就診婦科或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