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百日咳病程通常持續6-10周,分為卡他期、痙咳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及時治療可縮短病程,但完全康復需結合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
1. 卡他期1-2周:
癥狀類似普通感冒,表現為低熱、流涕、輕微咳嗽。此期傳染性最強,但易被忽視。若早期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可減輕后續癥狀。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冷空氣或煙霧刺激。
2. 痙咳期2-6周:
特征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發作時面色漲紅伴雞鳴樣回聲,夜間加重。咳嗽后可能出現嘔吐或窒息。此階段需密切監測呼吸狀態,采用拍背排痰、霧化吸入等物理療法。嚴重者需住院接受吸氧治療,避免并發癥如肺炎或腦缺氧。
3. 恢復期2-3周:
咳嗽頻率和強度逐漸減弱,但遇冷空氣或呼吸道感染時可能反復。此期應繼續避免劇烈活動,加強營養攝入,優先選擇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粥、蔬菜泥。接種百白破疫苗可降低復發風險。
護理期間需保持環境濕度在50%-60%,每日分多次少量喂水。咳嗽發作時立即豎抱拍背,睡眠時采用側臥位。飲食宜溫涼,避免過甜過咸。恢復期可進行被動肢體活動促進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若出現口唇發紺、呼吸暫停等危急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