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藥物治療用于預防和控制癥狀,減少急性加重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提高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常用藥物包括以下幾類。
支氣管擴張劑是控制慢阻肺癥狀的主要治療措施,其中β2受體激動劑速效制劑可有效迅速控制癥狀的發(fā)作,有沙丁胺醇吸入劑、口服藥物丙卡特羅等;長效制劑適用于長期控制癥狀,有沙美特羅、福莫特羅吸入劑等。抗膽堿藥長期吸入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狀況,主要有異丙托溴胺吸入劑、噻托嗅胺吸入劑等。茶堿類藥物可解除氣道平滑肌痙攣,廣泛用于慢阻肺的治療。
糖皮質激素長期規(guī)律的吸入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較適用于肺功能檢查存在中、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患者,可減少急性加重頻率,改善生活質量。目前常用的有氟替卡松等。
聯合制劑吸入激素和長效β2激動劑的聯合制劑,例如沙美特羅替卡松,對于減輕癥狀、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療效。
祛痰藥有利于氣道引流通暢,改善通氣,常用藥物有鹽酸氨溴索等。
抗菌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抗菌藥治療。
抗氧化劑可降低慢阻肺反復加重的頻率,如乙酰半胱氨酸等。
疫苗流感疫苗可減少慢阻肺患者的急性發(fā)作次數,降低死亡率。
常見的對慢阻肺治療的認識誤區(qū)包括以下幾種:
病情嚴重時才需要藥物治療
一旦患上慢阻肺,受損的肺功能將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在疾病穩(wěn)定期長期規(guī)律地用藥治療,可以預防急性加重的發(fā)生,減少其發(fā)生頻率和降低嚴重程度,改善健康狀況,延緩肺功能下降的速率,從而延緩疾病進展。所以,慢阻肺患者在病情嚴重時需用藥治療;而病情控制、癥狀穩(wěn)定后亦應用藥維持。
吸入激素治療慢阻肺的副作用會很大,偶爾用用可以,不能長期用
吸入激素與口服激素不同,激素經口吸入藥物直達病變部位,藥物的副作用小,療效卻大大增加。并且吸入激素治療慢阻肺是全球慢阻肺防治指南推薦使用的,可以控制病情,預防急性加重,在臨床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證實是安全可靠的。
慢阻肺患者一活動就喘,所以盡量不外出,只要呆在家里不動就好了
慢阻肺患者通過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和康復鍛煉,大多數是可以恢復日?;顒铀剑叱黾议T,享受更多美好生活的。
口服藥物比吸入藥物服用更方便
大部分用來治療慢阻肺的藥物都是通過吸入給藥,吸入的藥物可以直接到達氣道和肺組織,發(fā)揮治療作用,藥物用量較小。而口服或注射藥物,雖然會對氣道和肺部產生治療作用,但會影響氣道和肺臟以外的其他器官(如心臟、肝臟等)以及神經系統。所以,相對吸入藥物來說,口服藥物長期治療的不良反應更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