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婦科疾病,很多人可能聽說過,但是不一定了解。它是由于產婦在妊娠后胎盤的絨毛滋養的細胞增生所造成的一種病。主要變現為胎盤細胞間質高度的水腫,形成了水泡,就像葡萄一樣,所以被叫做葡萄胎。
一、辨證選方
l、陽虛血瘀
治法:溫腎扶陽,活血行瘀。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當歸 15g,赤芍15g,川芎10g,小茴10g,肉桂10g,蒲黃15g,牛膝15g,益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紅花15g。血瘀重者,可加三棱15g,莪術15g;惡心嘔吐甚者,可加姜竹茹15g,姜半夏15g;伴氣血虛弱者,可加黨參20g,黃芪25g,白術15g;腹痛者,可加白芍20g。
2、瘀熱互結
治法:清熱除濕,解毒化瘀。
方藥:公英敗醬湯加減。蒲公英30g,敗醬20g,黃柏15g,白花蛇舌草30g,紅花15g,紅藤30g,丹皮15g,丹參15g,茯苓15g。低熱、胸悶者,可加黃芩15g,柴胡10g;惡心嘔吐重者,加姜竹茹15g,姜半夏15g;大便溏瀉、周身乏力者,可加黨參15g,白術20g,山藥20g。
二、其它療法
中藥 1、大黃蟄蟲丸: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主治五勞虛極羸瘦、腹脹腹痛、內有干血等。可用于治療葡萄胎。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2、桂技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緩消塊的作用,主治婦人小腹宿有塊、停經腹脹痛等。可用于治療葡萄胎。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針灸 體針:曲池穴直刺1~1.2寸,三陰交穴從內向外直刺0.5~1.0寸。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