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應在熬之前用清水洗凈,在煮中藥之前用水洗中藥是不正確的。很容易導致藥物中有效成分的流失,最好用水浸泡。許多藥材含有水溶性糖和萜類化合物。沖洗后,這些活性成分中的一些必須溶解在水中并丟失,導致效力降低并影響治療效果。
人們都知道喝重要有很多禁忌,但并沒有在意如何熬藥,而且很多人現在都選擇在中醫藥店熬藥,支付相應的費用即可,但如果治療不保證的情況下,最好還是自己熬藥效果更好,那么中藥熬之前要不要洗一下?
1.用水清洗中草藥會導致草藥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的流失。許多藥材含有水溶性糖和糖苷。沖洗后,這些活性成分中的一些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并丟失,導致效力降低并影響治療效果。
2.許多中草藥都是粉狀的,有些必須在配藥時磨碎,如龍骨,牡蠣等。如果沖洗,會不可避免地導致這些藥物的流失,從而影響療效。一些藥材(如富馬酸鹽,艾灸,麻黃,大黃等)在加工過程中添加蜂蜜,醋,酒等。這些賦形劑是可溶的,如果在水中洗滌,會導致一些賦形劑丟失。
3.中草藥大多由植物制成,有許多植物含有蛋白質和淀粉。如果這些植物沒有浸泡,加水后會立即煮沸。然后蛋白質在加熱時會凝結,會熔化,這將阻礙活性成分。
4.在熬中藥之前,浸泡在冷水中30分鐘至1小時,這樣水可以浸泡藥物,使藥物的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水中,這樣可以完全熬出,加水量一般應泡過藥草控制超過2-3厘米。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1.最好在煎煮前將藥物浸泡3-4小時,在藥物中加水超過中藥2-5厘米。
2.煮沸時間:第一次一般煎20-25分鐘,第二次煎15-20分鐘,將倆次熬好的藥倒在一起,分早上和晚上服用。
3.第一次煎藥和第二次煎藥,先用大火猛烈燒開,然后將火調小慢慢熬,正確的時間是轉小火后的時間。第一次熬好后應立即過濾掉汁,然后加入略少于第一次的水量,選擇加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