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通常指發熱,出現發熱的情況,通常可以用眼藥水,但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身體體溫超過正常的體溫,就稱之為發熱,即口腔體溫>37.3℃,或直腸體溫>37.6℃,或腋窩體溫>37.1℃就說明發熱了。發熱主要的原因是細菌或病毒感染,此時除了發熱,還可能會出現咽干、咳嗽、乏力等癥狀。當出現發熱的癥狀時,若腋窩體溫在38.5℃以下,可采用頭部冷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拭和貼退熱貼等方式進行物理降溫;若腋窩體溫超過38.5℃,可遵醫囑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緩釋膠囊、阿司匹林片、、宣肺敗毒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患者在發熱時,不管是物理治療還是藥物治療,都可以滴眼藥水。眼藥水屬于局部用藥,并不會與其他治療產生沖突。由于部分患者在發熱時,可能會出現眼睛脹痛、干澀、不適等感覺,此時可遵醫囑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進行治療。
若經過治療后,癥狀仍沒有好轉,可及時就醫,進行裂隙燈、眼底、測量眼壓、淚液分泌試驗等檢查,查找出病因后及時對癥治療。平時注意勞逸結合,預防眼疾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