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不足足跟底部痛,通常與腎氣不足造成寒濕痹阻有關,需應用補益腎氣的藥物治療,也可采取推拿按摩療法。
中醫認為腎主骨,若腎氣不足,骨竅空虛,更容易受寒濕之邪侵襲。腳直接與地面接觸,相對于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寒,再加上腎氣不足,骨絡空虛,寒濕容易在局部經絡痹阻,導致經絡不通,不通則痛,可表現為足跟痛。
腎氣不足引起足跟痛,治療應以補益腎氣為主,可選擇金匱腎氣丸、龜鹿補腎丸、等補益腎氣的藥物。推拿治療也能改善腎氣不足,緩解足跟痛的現象,推拿時需要取大鐘、太溪、照海、命門、腰陽關等穴位,以揉法、按法或彈撥法為主,補益腎氣的同時也能強健筋骨。這些穴位均位于足少陰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足跟痛是由腎氣虛所致,取足少陰腎經可以補腎健骨。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相表里,選擇足太陽膀胱經穴位能夠加強補腎的作用。